close

2009年冬茶產地狀況報告


 


今年挑茶真是吃足了苦頭,試了十支茶有六支帶苦澀,兩支除了苦澀以外還帶菁味(根本沒走水),另外兩支品質中等但是價位真的令人怯步。


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悽慘?


大家一定想到『莫拉克』……沒錯!兇手就是颱風,說『氣候變遷』也蠻貼切的!


兩千多毫米的大雨一次下完,但是在茶菁成長期時卻是一滴雨都沒有好像鬧『旱災』一樣,結果茶菁就長成大小不一的『公孫葉』,公孫葉太多製作時將會非常難處理。


常常聽茶農或作茶的師傅說『公孫葉或公孫苗』,到底公孫葉的茶菁為什麼很難做出好茶?斟茶緣以自己看到的說給茶友們了解~


把茶菁的老、嫩比喻成『人』的年紀應該就很符合『公孫葉』的字面意義~


假設最好茶菁都是十八歲的狀態,則『走水、萎凋』的速度都一樣,不會有誰快誰慢的問題,苦、澀水排除完全,製作的條件一致,出來的品質當然優秀。


次之的狀況是最嫩的茶菁十八歲而最老的茶菁二十五歲,即使茶菁有這樣的差距,但如果製作的帶頭師傅功夫不錯,憑藉著老到的經驗與優秀的技術、設備都還可以做調整,製作出來的品質還是優秀的。


但是如果最嫩的茶菁十歲而最老的茶菁有四十歲,此時問題就來了~


茶菁要藉著『走水』的工序把苦、澀水排出,老茶菁還直挺挺的走水當中,但是嫩茶菁卻已經走水完畢、葉緣枯萎鎖死甚至已經枯萎變黑了,此時再不進行下一道工序則整批茶菁將全部不能用,老、嫩茶菁差距過大時縱使有再好的技術與設備也難以調整完全,嫩茶菁走水過度、時間拖太久造成紅水、但老茶菁走水不足、時間不夠造成老茶菁苦、澀水未能完全排出,遇到此種茶菁差異度過大的問題時~設備好、技術佳的生產者做出來的品質都還略帶苦、澀,要是遇到設備不佳、閉門造車的生產者,其品質可想而知。


但是管理良好的茶園本季『公孫葉』的狀況比較沒有那麼嚴重,也許最嫩的茶菁十八歲而最老的茶菁二十五歲,只要採收時要求採茶工人注意一下老、嫩差距,雖然會造成些微的產量損失但對於品質的提升有相當大的幫助,只要品質好一斤多賣個幾百元也就補過去了。


斟茶緣對於品質好的茶園從來就很大方,本季只要茶的品質好縱使一斤多個幾百元也絕對可以接受,相信茶友們也能接受,這也算是一種對生產者用心管理的鼓勵吧,畢竟百分之百要求品質是極少數人願意做的工作。


 


斟茶緣本季冬茶的進貨標準一如往年的嚴苛,也因為如此到貨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強,請各位茶友們務必好好把握。感謝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斟茶緣茶業 的頭像
    斟茶緣茶業

    斟茶緣的部落格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