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勵志小品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0歲蘇鈺翔 全國網球賽奪冠



分類:消防人物

2010/08/23 06:35


10歲蘇鈺翔 全國網球賽奪冠



【聯合報記者苗君平 /台中報導】


 


蘇泓維(右)的兒子蘇鈺翔,榮獲全國網球比賽10歲組單打與雙打雙料冠軍。


記者 苗 君平/攝影

台中港務消防隊第一分隊長蘇泓維的兒子蘇鈺翔,學習打網球不到一年半,參加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網球排名錦標賽,榮獲10歲組單打與雙打雙料冠軍,獲得小小盧彥勳的美譽,表現令網球界人士刮目相看。


蘇泓維是「鐵人分隊長」,喜歡參加超級馬拉松及超級鐵人3項挑戰,去年曾拿到大鵬灣鐵人3項全國30歲組第10名佳績。


蘇鈺翔從小就喜愛運動,三年級下學期向父親提出想打網球念頭,加入花壇國小網球隊一年多時間,在教練賴振豪指導下,本月17日參加中華民國網球協會舉辦的全國10歲B級青少年網球錦標賽,首次比賽就奪得單、雙打雙料冠軍,更越級參加12歲組,也拿下雙打季軍的佳績。


蘇泓維表示,原希望培養兒子當鐵人三項選手,沒想到先在網球界闖出成績,暑假期間他陪小孩前往南非與南非青少男國家代表隊選手訓練,認同小孩的想法,決定朝網球之路邁進。


蘇泓維鼓勵兒子練網球,練出了興趣,也看出兒子蘇鈺翔很有運動細胞,小四的他,一年多來每天至少練習二小時,假日則增加到5小時,不曾中斷,果然成績也令人刮目相看。教練賴振豪認為,蘇鈺翔年紀還輕,深具潛力,是一名可造之材。


2010/08/23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SPORTS/SPOS9/5802213.shtml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大頭目校長的故事


 


一位不識五線譜、不會彈琴、師專體育組畢業的校長憑藉兩架走音鋼琴,教出全國第一的合唱團,並帶著布農族的孩子,兩度登上國家音樂廳演出。 


 


這是玉山腳下、一個深山部落的故事,他是東埔國小校長馬彼得。沒學過指揮的他手勢並不專業,但手勢很大,有股打破一切的氣勢。很難想像,同樣的這雙手,卻曾恨不得藏起來不被別人看見。 


 


膚色曾經讓他自卑,當兵時因為唱歌找回自信心


他念師專時,有一次搭公車返家路上,手拉著車上的手拉環,「不知為何我抬起頭來一看,一排手都是白的,只有我是黑的,我立刻把手拿下來,從此不敢再抓上方拉環。」以前的他,害怕跟大家不一樣。而更深層的心底,是缺乏做自己的自信。 


 


那一年,馬彼得離開山上部落、窮困的家,到台中師專讀書。當時全校原住民學生不到十個,他的膚色最深。「在學校裡面走路,感覺好像全部的人都在看我,連腳都會打結,好像要跌倒。」連走路這麼平常的事,他都沒自信,「我不敢一個人走在路上,一定要跟同學一起走,迎面有人走過來,我不敢看對方,一定會轉過頭來跟同學說話,讓同學掩護我。」 


 


自卑有一種啃蝕人的力量,「沒有信心的人,不敢跟別人不一樣,雖然你很有潛力,但你信心不足,潛力就不能成為能力。」這是馬彼得自己親身的痛。 


 


自信,則可以徹底扭轉一個人,馬彼得也是活生生的例子。 


 


幸運之神竟然出現在許多人記憶中「尊嚴」最容易受傷的軍中,馬彼得在這裡找到建立自信的轉捩點。有天,輔導長走過他身邊,聽見他唱軍歌聲音宏亮,就命令他:「明天你來教唱軍歌。」不會看五線譜的馬彼得雖然膽怯,但軍令如山,只好硬著頭皮教了一堂,而大約也五音不識一個的輔導長,居然告訴他:「很好,以後你就這樣教。」 


  


因為他軍歌教得不錯,輔導長就認為他做什麼都好,什麼比賽都要他去,一點一滴,信心逐漸建立起來。「退伍後,我坐公車,已經敢伸出手來拉上方的拉環。」馬彼得黝黑的臉孔,笑起來牙齒很白。 


 


這是教育心理學上的「月暈效應」(Halo Effect。一九二年,「教育心理學之父」桑代克(Edward L. Thorndike)發表「月暈效應」實驗研究。他請軍隊指揮官一一評價他的下屬,發現人在評價他人時,常概分為好的或不好的,一旦對一個人的「印象確立」之後,人們就會自動「印象概推」,也就是所謂偏見。當一個人被歸類到表現好的族群,他之後得到的評價經常高於實際表現,就像月亮的光暈,讓月亮看起來比實際更大。反之,當一個人表現不佳,或給人第一印象不佳時,這個弱點或負面特質容易被不斷放大,眾人對他的評價也會遠低於他實際的表現,心理學上稱之為「魔鬼效應」(Devil Effect 


 


軍中的「月暈效應」,拯救了馬彼得,化為一股強大的動能,讓他在教育界一路走來,無論是在東埔,或者在更早的兩所國小都用盡全心,想透過合唱創造舞台,建立小朋友自信。 


 


幾年前,還在故鄉久美國小擔任主任的馬彼得,帶著孩子出去比賽,一聽到都會學校的孩子唱法跟他們不同,山上的孩子都嚇到了:「老師,我們不要唱了!」「我們的聲音不一樣,我們的聲音不對,他們的聲音是對的。」他在孩子身上看到同樣「不敢做自己」的現象。事實上,最後那場比賽是由這群聲音渾然天成,沒有特殊歌唱技巧的孩子拿到第一


如果沒有這個機會,他們永遠不知道,他們可以不一樣,而且可以是第一。 


 


「不要小看那些經歷,比讀書還重要。」馬彼得有一個信念:「學習,關鍵就是信心,只要建立信心,學習就水到渠成。」 


 


率團到香港演唱,激勵功課平平的小女孩,找到人生目標


現年十六歲的松瑋婕,就是馬彼得信心魔法棒點亮出來的學生。


民國九十四年,馬彼得在新鄉國小的最後一年,新鄉的合唱團受邀去香港,在世界兒童音樂節上演出。團中十二歲的瑋婕,第一次出國,人生也因為這次出國,有了重大改變。


在香港,他們和全世界十個國家、十六個兒童合唱團同台演出,那個和玉山腳下太不一樣的世界,也令十二歲的她目不暇給。她記得到維多利亞港,搭上生平第一艘船,最後上大嶼山看夜景,這些閃閃發亮的摩天大樓群就在腳下,讓她「感覺好像坐飛機去看夜景!」世界,不再如此遙不可及。 


 


回國前,馬彼得將所有的孩子聚在一個房間內,每個人興奮談起他們這趟的所見所聞。馬彼得乘機告訴孩子:「今天,校長帶你們到香港,我希望這不是你們一輩子中唯一一次出國,我希望你們未來能靠著自己的努力,有機會再出國,去很多的地方。」 


 


他的話,瑋婕聽進去了。國小時功課平平,到了國中卻非常認真,去年甚至考上台南護理專科學校,是南投縣信義國中當屆畢業生中第二高分。她很清楚自己未來的目標:考到護士執照,再讀國北護(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有一天,自己可以靠專業走出台灣。


「校長,我記得你的話,以後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出國!」考上護專後,她這樣告訴馬彼得。 


 


透過合唱訓練孩子的自信,馬彼得的學生,有相當亮眼的表現。他待在久美國小七年,合唱團中有四個考上台中一中,其中三個沒有靠加分,原始分數就可以上台中一中。那一屆畢業生才十五個人,其中四個考上台大,一個在東吳。還有一屆畢業生,十六個中有五個考上長庚護校。轉到東埔後,他繼續同樣的教育方法。(編按:今年2009是他在東埔國小的第四年初,學生還沒有明顯的成績單可看。) 


 


曾有一位記者問馬彼得:你如何訓練合唱團?馬彼得答:我從來不「訓練」,我是「教育」他們 


 


功課要準時做、練唱要準時到——


犯了「天條」,「帕華洛帝第二」也開除 


 


馬彼得的合唱團從不挑學生,只要有興趣,都可以來  跟校長報名,他對學生也不要求音色,但想參加合唱團,卻有一項「天條」不能犯:紀律。他要求:第一,功課一定要準時做完;第二,每天要準時練唱。 


「誰沒寫完功課?」練唱前馬彼得問。沒寫完的,別人練唱,他只能在一旁補寫,還是沒寫完,就得留在校長室,寫完才能走。 


 


合唱團不僅是練唱,還包括紀律、自制、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馬彼得說。例如,比賽前兩個月,不能吃冰、不能吃油炸品、每天早上跑 一千六百公尺 ,練習呼吸和肺活量……。練唱為了非常細微的差異,一小段要重複無數次,都在磨練孩子。 


 


若是有小孩因為累,中途要放棄。馬彼得也不挽留,只是要學生想清楚,退出後就不能再進合唱團。「昨天有個六年級孩子跑來想要再加入,我說不行,你決定了就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他要孩子知道:在人生的過程中,許多機會只有一次,要把握住 


 


去年九月,一個強烈颱風進逼的下午,天已近黑,二十幾個孩子沒有放颱風假,陸續走進簡陋的圖書館。全白頭髮的馬彼得在那兒等著他們,這是練唱的日子,風雨無阻。練唱前,他問孩子們:「雖然我們只是練習,但是要用認真的態度,做到怎樣?」小朋友齊聲答:「百分之百!」 


他坐在鋼琴前,卻不是掀開琴蓋,而是點開鋼琴上筆記型電腦的播放程式,簡陋的電腦喇叭,流放出音色效果不甚好的伴奏聲,接著,他唱一句,孩子唱一句教唱。


兩個月後, 十一月二十五日 ,東埔國小的二十四個孩子開拔到南投縣文化局參加合唱比賽。 


 


但比賽前一天,馬彼得竟換下了團裡聲音最好,被馬彼得盛讚為「帕華洛帝第二」的男生。原因是,這個「帕華洛帝第二」在關鍵時刻,接連無故缺席練習。馬彼得斷然不准他上場。為了湊足最低報名人數,換上一個剛來不久的新手,嗓音沙啞。 


 


這決定有可能影響東埔國小衛冕冠軍的實力,馬彼得怎麼想?「我們不是為了贏才去唱歌。」他對著所有的孩子說,做錯事的男孩站在窗邊低著頭,「唱得再好,不來練習,是對自己不負責任。」比賽結果,東埔國小還是蟬聯南投縣冠軍,今年三月將挑戰全國決賽。 


 


王牌可以換下,出國前護照、簽證都辦好,也可以刷掉。去年合唱團去泰國演出,一個孩子因為週末練習沒請假就缺席,隔天馬上被換掉。「我替他遺憾,但我必須割捨。」馬彼得說,冠軍不是他的目標,「比賽是一時,但規範和觀念的建立是一生的。」有些家長會求情,但馬彼得堅持。「改變一直是我辦教育的根本,行為、態度、觀念要改變,不改變就沒有競爭力!」他不甘心被套上原住民散漫、生性浪漫的刻板印象,「合唱,只不過是實現我幫小孩子改變的一種教育策略。」 


 


他有一個大夢,辦一所免費的假日原住民音樂學校


那一天,六點鐘,幾乎天黑,孩子們唱著剛剛練習的「大  海的故鄉」在夜色中離開,他們走過操場,走下學校外的階梯,嘹亮歌聲迴繞在這入夜山間部落:「大海啊,大海…… 


 


聲音美得令人心悸動。望著孩子們離開的校長,則是到了八點才一個人踽踽離開學校。


有人說,馬彼得是孩子的大頭目,但在他的時間都投入在孩子身上,人生的天平,卻也因此而無法完全平衡 


 


去年冬天,馬彼得感冒了好幾個月還沒好。週間有學校的事,週末兩天又全心投入他的下一個夢想——一所免費提供原住民孩子假日合唱團和課輔的原住民音樂學校(簡稱原聲學校),一週七天都得不到休息,沒時間去看醫生。他的學生擔心的說:「校長最近生病了,聲音都破了。」 


 


他有長年的胃病,一位摯友說「他是照胃鏡的老經驗」。最近,聽說他痛到受不了,到台中掛病號。問他,他卻迴避,「藥吃一吃就好。」 


 


山區的冬天,天很快就黑了,有的孩子要走四十分鐘才能回到家。氣候不好、路況不好時,馬彼得就用校長座車當校車,校長兼校車司機,分批載孩子回家,他那台Cefiro最高紀錄曾一次載了十七個小孩回家。 


 


等他回到家點亮家裡的燈,只有一條老狗在等待。空蕩蕩的廚房裡他自己下廚,大餐桌上一盤燙青菜、一碗白飯,九點鐘,一個人吃晚餐。 


 


兒子從小就討厭他,直到接觸教育,才瞭解父親苦心


四年前,他悄悄結束了婚姻。一位馬彼得的摯友說,十幾年下來,太太經常等他吃晚飯,他說六點要回來,結果七點還沒回來,太太打電話來催,他說八點就到家,但到十一點仍不見人影。最 後 太太跑到學校找,才發現他在辦公室睡著了。當他在工作上投入越來越多,太太越來越不能理解,「她一直搞不清楚,別人當校長,三點鐘就下班回家,我為什麼要做到這個程度。」最後兩人協議分手,太太說這樣她壓力比較小,「不必再等你了。」 


 


大兒子馬聖堯從國小畢業後,就到台中讀書,他也不理解父親為什麼要為工作花那麼多時間,而父親又對他要求非常嚴格,「我從小就討厭他。」 


 


「或許我不是一個好的老公,但在孩子這一塊我很認真。」馬彼得感慨。孩子還念國小時,他每晚堅持七點到九點一定陪他們做功課,九點後才回學校繼續加班。有時太累了,不小心睡在沙發上,隔天一早醒來趕快回家刷牙洗臉,繼續上班。然而長期在家庭和工作之間拉扯,在久美最後一年,馬彼得曾一度放棄了合唱團,「我身邊的人沒辦法理解是最重要的因素,很灰心。」 


馬聖堯直到大學成為父親師專的學弟,接觸教育,開始瞭解到父親口中,身為原住民菁英的責任。現在當兵的他,寫了一封長信告訴父親。他說:「現在我們的想法很接近。他的原聲學校我一定會參與。」 


 


在台灣,有學校用英語建立孩子自信,也有校長透過玩陀螺,建立孩子的成功經驗。對於馬彼得,合唱也只是過程而非結局。藉合唱找到一條通往改變的路,培養原住民菁英,才是馬彼得背後真正的大夢想 


 


「很多人對『菁英』這兩個字很反感,沒錯,在都市中多一個菁英沒甚麼了不起,但是原住民多一個菁英,形成典範,帶頭作用就會形成。」馬彼得說。 


 


雖然他的付出,依然很多人潑冷水,「很多人說我只會教合唱,其他辦學不會。」面對質疑,「我不會去管人家怎麼說!」馬彼得說得斬釘截鐵:「在這個世界上,反駁不見得有用的,我也沒時間回頭去做解釋,我要的是向前走,我已經沒有太多時間。」 


 


「我們幫孩子築了一個夢,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中途離開,對堅持的孩子說不過去,」他說。 


 


「唱歌吧!」高山上的首映會 


 


一月十七日晚上,玉山腳下舉辦了一場高山上的紀錄片和唱片首映會,地點,就在東埔國小的操場。「唱歌吧!」是今晚的片子,是聚點影視製作人章大中、導演楊智麟及製作團隊,為東埔國小合唱團孩子,過去一年所做的生命紀錄。 


 


傍晚六點,小朋友組成的森巴鼓樂隊為首映踩街造勢,他們走過石階巷弄,走過一家家溫泉飯店,鼓聲在山谷間迴盪,就像魔笛裡的吹笛手。人潮如老鼠一樣從家家戶戶跑出來,跟著他們穿越大街小巷,來到星空下的操場。座位有限,先搶先贏,更多人就這樣站了兩個鐘頭。眾人隨著片子又笑又淚、尖叫、拍手,目不轉睛的看著孩子過去一年的挑戰和轉變。 


 


導演楊智麟一年下來只拿五萬元導演費,但跟孩子們走過一年的歲月,他看見孩子在練合唱的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去傾聽別人,並且在團體中找到自己最有貢獻的地方,然後開始學習到團體的榮譽感。「第一名,不是那麼重要,讓小朋友懂得珍惜、感恩,而且可以快樂的歌唱,這大概才是馬大頭目成立合唱團最初的想法吧!」楊智麟在他的部落格上寫著。 


 


真人實事版(紀錄片): http://erincwy.pixnet.net/blog/post/30973467


 



大眾銀行 馬校長的合唱團 電視廣告 (3分鐘版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kqc5aqBTEc


 


唱歌吧! 動人預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8PIZpUzCw4






 


 


網路文章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之深責之切全在不言中








 








 





Subject: 無論愛不愛,下輩子都不再見





再讀一次, 還是感觸良多 !!
 
********************************




【香港電臺知名主持人梁繼璋----送給兒子的備忘錄】




我覺得他把我們做父母想交待的話,都說清楚了有些道理對我們這些為人父母也滿受用, 值得分享,也值得珍藏∼∼∼




 最喜歡最後一句"無論愛不愛,下輩子都不再見",讓我想起在美國上中國哲學課時老師常說的: 菩薩案前一爐香,修得來世鐵心腸,你能參得了嗎?




香港電臺知名主持人梁繼璋曾給兒子寫過一封信, 這封信很快流傳於各大網站,很多父親看後感觸很深,我覺得不只給兒子,其實適合所有人看!




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送給兒子的備忘錄我兒:寫這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




(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三)這備忘錄裏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回來的體驗,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請多防備一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總    有一個原因,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請你必須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將對方看作真朋友。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看透了這一點,將來你身邊的人不再要你,或許失去了世間上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日你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四)世界上並沒有最愛這回事,愛情只是一種霎時的感覺,而這感覺絕對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並不等於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興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謹記!




(六)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地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以後,你要坐巴士還是Benz(賓士),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八)我買了十多二十年六合彩,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獎也沒有中,這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並沒有免費午餐。




(九)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你的爸爸梁繼璋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賺錢生意、賺進百億身價


人生中,三場小賺、虧錢的買賣,打下馮軍這位中國數位大王的基礎,他說,多數個體戶撿的都是地上的碎金子,但他想的是如何搬金山……


十一月三日,遠在巴西的F1賽車道上,英國黑人車手韓密爾頓(Lewis Hamilton)高舉起年度冠軍獎盃。和這位F1賽車史上首位黑人冠軍車手一樣顯眼的,是他所駕駛的賽車左側,印上清晰的三個簡體字——「爱国者」,與艾克森美孚石油、伏得風電信(Vodafone)兩大商業巨頭的商標並列著。
愛國者(Aigo),是最近五年在中國快速竄起的大陸品牌。在中國,它是當地數位產品的第一名,幾項產品如隨身碟、MP3的市占率,還打敗新力、三星等國際品牌;愛國者甚至打進歐美市場,被視為是大陸數位產品的「海爾電器」。
打造這個品牌的是,華旗資訊董事長馮軍。根據 十月七日 公布的胡潤中國富豪榜,才三十九歲的他,拜該品牌在中國快速成長之賜,身價已達人民幣二十二億元(約合新台幣一百零六億元),較去年增加一%;反觀榜中的其他中國富豪,平均財富縮水幅度則達兩成。馮軍還被世界經濟論壇(WEF)選為全球青年領袖。
創業十五年,馮軍用向母親借來的人民幣二百二十元起家,如今身價已暴增一千萬倍。擁有百億身價、事業又如日中天,年紀尚輕的馮軍,卻已為自己立下了墓誌銘:這個人在為中華民族騰飛的工作崗位上累死的。他同時也已寫好一份遺書,為死後先做了交代。
馮軍的遺書上清楚寫著,死後公司的股份分配給誰,誰分多少,剩下的交給誰。當中,馮軍將把自身擁有的五一%公司股權分給員工。明年起,每位員工只要象徵性的出資人民幣一分錢,就能成為華旗資訊的股東。
馮軍會對死亡一事如此看重,他自稱,是因為兩年前他打了一場不賺錢的戰爭。
賣相機,賠了一.四億元 
博得京奧合作商曝光機會
○○六年,馮軍為了打開愛國者的知名度,手中握著中國第一台自主開發八百萬畫素數位相機的他,以不到人民幣三千元的價格搶攻市場。當時,日本新力、佳能的同等級產品售價達五千元,如此低上四成的價格,立刻打亂大陸數位相機市場。為此,日本品牌在愛國者相機推出的隔月,緊急降價三成,結果各家業者都沒賺到錢。


「都急紅眼了!我們因此一年虧損三千萬元(約合新台幣一億四千萬元),它們一年更少賺了六十億元(約合新台幣二百八十億元;按照日本品牌的市場占有率計算),」同業無不將馮軍視為眼中釘,也就在那時,馮軍開始擔心有人會暗殺他,因此立下遺書,因為我擋了某些汪精衛(編按:馮軍稱那些幫日本品牌做事的人為漢奸)的財路,」他說道。按理說,握有自主技術等於手中多出一張王牌,但馮軍卻是反其道而行,一口氣將價格壓低近一半。而且,為求能與日本品牌競爭,他找上日本人在中國的代工廠,要求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愛國者的產品;他還拿到日本企業質量檢測標準,讓代工廠按照這個標準來做。馮軍自稱,這叫做「影子戰術」,由於商人多半唯利是圖,馮軍就全以現金進行買賣,藉此拉攏。
不只如此,由於日本、美國國際大廠找大陸代工廠,訂單多半給得不穩定,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旺季一筆大訂單可以讓代工廠累死,沒有單子的時候,一個活都沒,又變得十分空閒。」馮軍看準這一點,因此拿中國內需市場的穩定訂單來吸引代工廠,願意「背叛」國際大廠。
那一次戰役,華旗資訊一年虧掉人民幣三千萬元,但卻在第二年取得北京奧運會五個合作夥伴資格,成為唯一數位企業的語言培訓服務產品供應商。
敢以低利,甚至賠本搶攻市場,對馮軍而言不是第一次;愛國者品牌的發跡,就是如此。
賣鍵盤,進價是別人售價 
只賺零頭更賺回品牌信譽
一九九三年,剛從北京清華大學畢業的馮軍決定創業,那一年,他的父親去世,口袋裡只剩母親借給他的人民幣二百二十元,他要怎麼才能翻身?一開始,馮軍只做鍵盤生意,那時候市場上有兩種鍵盤產品,一種成本只要人民幣七十元,另一種則要一百二十元成本。前者的市場價格為一百二十元,等於賣一個賺五十元;而後者由於價格偏高,少人願意銷售,馮軍卻選擇以後者做為產品主力。


當時,所有人都當他是傻子,畢竟,進價等於別人售價的這門生意怎麼做?馮軍的做法則是,他只加五元做為產品售價,由於差價小,因此客戶願意嘗試。這個決定讓馮軍後來居上,原因是,當時中國的運輸系統不佳,七十元成本的鍵盤送到客戶手上時常已故障,客戶反彈極大,反觀馮軍則靠著只賺五塊錢,逐漸累積了品牌信譽。
馮軍說,「多數個體戶撿的都是地上的碎金子,我想的是搬金山,怎麼能跟他們用一樣的方法。」他的想法是,要搬金山就不能只盯著眼前這個五十塊的暴利,因此,他寧願只賺五塊錢,只有別人的十分之一,但等到建立起品牌信譽後,才能賺得遠而且久。
不難發現,在馮軍以低利搶占市場的思維背後,他想的不只是「打帶跑」的商業模式,而是要建立品牌,因此得「有所為,有所不為」。事實上,這點對於身處中國市場這個充滿「暴利」黃金誘惑環境的馮軍而言,是極困難的。
不走私,被批評是假正經 
卻在別人倒店時搶得市占
一九九七年,對馮軍而言,就是一場價值觀的大考驗。當時的北京中關村,到處是走私貨。「不走私的人反而變成了傻子」,北京中關村現場數位店主陳一塵回憶,「當時,很多人跑到廈門、廣州等地,一次買上一千顆CPU(中央處理器),一個賺(人民幣)一百就是十萬元,」反觀當時馮軍要賺一百元,卻得裝滿一輛三輪車的電腦機殼才能抵上。
走私是門暴利生意,因此,很多華旗資訊的員工選擇離開公司,馮軍卻堅持,要搬大金山就要有搬大金山的辦法,不長久的生意不做。後來,大陸政府打擊走私,抓水貨,中關村的電腦店家全被公安抓走了,竟只剩馮軍一人開著。也就在那時,華旗得以迅速展店、搶占市場,奠定往後崛起的事業格局。


「當時,很多人罵我假正經。其實,我看到的和他們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機會。」馮軍說道。華旗企畫部副總監宋超則說,「這是符合公司的『六贏』策略,即大眾、社會、代理商(通路)、供應商、消費者、員工,六方都能贏。」因此,馮軍永遠只賺六分之一的錢,不貪,做出名聲才會養出一個大陸的品牌。
如今,馮軍創立的愛國者品牌產品已賣到英國、義大利、新加坡與美國等國,華旗去年達人民幣三十億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四十億元)的年營收,有四分之一是來自海外。愛國者產品也從最初的滑鼠、鍵盤等周邊產品,陸續發展到微型電腦等。
命運有時候很奇怪,當初賺暴利的人,現在都不見了。只有賺小錢、甚至總是從不賺錢的生意中看到機會的人,還在向前走。用馮軍的話說就是,「有人發大財卻被抓起來,或是賺錢卻人不敢露面,沒身分、沒地位。我就可以見你(編按:指《商業周刊》記者)一眼,我就可以做品牌;他(賺暴利者)就不敢見你、不能做品牌啊。」如今的馮軍,已可以響亮、安心的說出這句話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彰顯自己,不必否定他人....作者:劉墉


 


傍晚,我站在台北辦公大樓的門前,看見一輛公共汽車駛過,有個黑人正從後

 

排的車窗向外張望,我突然興起一種感傷,想起多年前在紐約公車上見到的一

 

幕:


一個黑人媽媽帶著不過四、五歲的小女兒上車不用票的孩子自己跑到前排坐

 

下,黑人媽媽叮鈴噹啷地丟下硬幣。


但是,才往車裡走,就被司機喊住:『喂!不要走,妳少給了一毛錢!』

黑人媽媽走回收費機, 低頭數了半天,喃喃地說:『沒有錯啊!』


是嗎?』司機重新瞄了一眼, 揮揮手:『喔,沒有少,妳可以走了!』


令人驚心的事出現了,當黑人媽媽紅著臉,走向自己的小女兒時,突然狠狠出

 

手,抽了小女孩一記耳光。


小女孩征住了,摀住火辣辣的臉頰望著母親,露出惶恐無知的眼神,終於哇地

 

一聲哭了出來。


『滾!滾到最後一排,忘了妳是黑人嗎?』媽媽厲聲地喊:『黑人只配坐後

 

面!』


全車都安靜了,每個人,尤其是白人,都覺得那一記耳光,是火辣辣地打在自

 

己的臉上。


當天晚上,我把這個故事說給妻聽, 她卻告訴我另一段感人的事:


一個黑人學生在入學申請書的自傳上寫著:『童年記憶中最清楚的,是我第一

 

次去找白人孩子玩耍:我站在他們中間,對著他們笑,他們卻好像沒看見似

 

的,從我身邊跑開。


我受委屈地哭了,別的黑小孩,非但不安慰,反而過來嘲笑我:「不看見自己

 

是什麼顏色」。


我回家用肥皂不斷地洗身體,甚至用刷子刷,希望把自己洗白些,但洗下來的

 

不是黑色,是紅色,是血!』

 多麼怵目驚心的文字啊!


使我幾乎覺得那鮮紅的血, 就在眼前流動,也使我想起「湯姆歷險記」那部電

 

影裡的一個畫面--------黑人小孩受傷了, 白人孩子驚訝地說:

『天哪!你的血居然也是紅色的!』


 這不是新鮮笑話,因為我們時時在鬧這種笑話,我們很自然地把人們分成不

 

同等級,昧著良心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故意忽略大家同樣是「人」的本質!

 

最近有個朋友在淡水找到一棟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房子,前面對著大片的綠

 

地,後面有山坡,遠遠更能看到觀音山和淡海。


但是,就在他要簽約的前一天,突 然改變心意,原因是他知道那棟房子不遠的

 

地方,將要建國民住宅。他忿忿地說:『你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去跟那些平價國

 

宅的孩子們玩耍嗎?買兩千萬元的房子,就要有兩千萬身價的鄰居!』

 這也使我想起多年前跟朋友到阿里山旅行,坐火車到嘉義市,再叫計程車上山。

車裡有四個座位,使我們不得不與另一對陌生夫妻共乘。

  途中他們認出了我,也就聊起來;從他們在鞋子工廠的辛苦工作,談到我在

 

紐約的種種。

下車後,我的朋友很不高興地說:『為什麼跟這些小工說那麼多?有傷身

 

份!』

  實在講,他說這句話正有傷他自己的身份!

因為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正顯示了他本身的無知,甚至自卑造成的自大。

 

我曾見過一位畫家在美國畫廊示範揮毫,當技驚全場,獲得熱烈掌聲之後,

 

有人舉手:『請問中國畫與日本畫的關係。』

『日本畫全學自中國,但是有骨沒肉,絲毫不含蓄,不值得一看!』

話沒完,觀眾已紛紛離席。

他竟不知道------

『彰顯自己,不必否定他人!你可以不贊同,但不能全盤否定!』

 否定別人的人,常不能有很好的人際關係,因為他自己心裡有個樊籬,阻擋

 

了別人,也阻礙了自己。

有位美 國小學 老師對我說:『當你發現低年級的孩子居然就有種族歧視的時

 

候,找他的父母常沒用,因為孩子懂什麼?他的歧視多半是從父母那裡學來

 

的!

只是,我操心這種孩子未來在社會上會變得『孤獨!』

我回家告訴自己的孩子:『如果你發現這個社會不公平,與其抱怨,不如自己

 

努力,去創造一個公平的社會。

所以當你發現白人歧視黃種人時,一方面要努力,以自己的能力證實黃種人絕

 

不比白種人差,更要學會尊重其他人種!

如果你自己也歧視黑種人、棕種人,又憑什麼要白種人不歧視你呢?!』

 正因此,我對同去阿里山,和那位買淡水別墅的朋友說:『我們多麼有幸,

 

生活在這個沒有什麼明顯種族區別的國家,又何必要在自己的心裡劃分等

 

級?!

小小的台灣島,立在海洋之中,已經夠孤獨了,不要讓自己更孤獨吧!』

(網路文章)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就像一粒葡萄 , 只有一層薄薄的皮保護著

一篇很感人的真實報導,您一定要看

如果您覺得人生灰暗, 請看看武陵高中楊士賢


          當議論今日青少年


物欲橫流的聲音甚囂塵上時

您可曾想過,就在台灣,有一個孩子
他因為還有錢夠買下一餐的便當而慶幸自己並窮?

當滿街青少年為奔放的青春狂歡上色時
您可能體會一個早已深深見識過生死幽暗,


人世斑駁的孩子


內心那份孤寂的素淡?


桃園武陵高中一年級的楊士賢,


只有一隻神經正在萎縮中的左手臂


父母雙亡,目前與輟學就業的弟弟相依為命
四月之前,老師、同學對他身世知道的就這麼多
因為他從不訴苦,也積極參與社團及勞動服務,


表現和一般同學沒什麼差異

甚至有回校方要幫他申請清寒獎學金時,


他還婉謝說:


「我還過得去,可能有人比我更需要。」
四月間,學校邀請一位殘障人士來做朝會演講
請幾位殘障同學上台談激勵,楊士賢是其中一位
訓導主任顏弘洺回憶當時情景說:
「他只是平靜敘述,連哽咽都沒有,


但卻讓師長同學們都掉淚了。」
原來,十八歲的楊士賢


有段遠超過老師、同學們想像的坎坷故事
楊士賢的右臂斷送於五歲那年的一場意外
當時攀吊在電捲門上玩的他,不慎誤觸遙控器,


整隻右手因此被夾捲壞死
龐大的醫療費已使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境更加困窘
沒想到過幾年開計程車的爸爸又因帕金森氏症倒下
從此媽媽開始日夜在電子廠做工養家的日子
升國一那年暑假,爸爸去世
不久,媽媽發現罹患大腸癌,


次年,便因癌細胞擴散相繼去世
「媽媽曾動過一次切除手術,


醫生囑咐她要長期休養
但她出院第三天就趕去工廠上班
因為她怕請太多假被開除,我們家就沒收入 了
楊士賢很心疼媽媽消瘦得只剩皮包骨和一個鼓脹的肚子
他曾想代媽媽去做工,但媽媽認為他身體殘障
只有用功讀書,將來「用頭腦賺吃」才有活路
他說他高中聯考要拚六百分以上, 請媽媽放心時,


媽媽安慰他:
盡力就好,身體第一,


我只要你帶著弟弟倆好好活下去,


不要像媽媽一樣生病
這話讓楊士賢警覺到,媽媽就要離開了
果然不久,楊士賢在學校接到醫院的緊急通知
趕到時, 看到醫院正為媽媽做電擊
醫生要他們兄弟倆高聲喊媽媽,


也許有助媽媽從昏迷中醒來
但楊士賢並沒喊,他說:
我看到媽媽全身都放鬆了,


臉上有種她在生時我從沒看過的平和安詳
我想,媽媽,就走吧 ! 不要再回來受苦了!
媽媽去世後,楊士賢幾度想「跟媽媽走」
但後來一轉念,決定依媽媽的心願,發憤圖強活下去


我想雖然我卑微得像一粒沙子
但只要活著, 就有改變的機會,


要是死了,就什麼都沒了
楊士賢說,與媽媽分離的打擊
將從小自卑封閉、 對什麼都不敢懷抱希望的他,


一寸寸地敲醒了
不僅課業開始進步,


連在校的人際關係都慢慢寬闊起來
從小同學們嫌我髒臭,笑我吃便當笨拙的模樣像狗,


我很怕與人接觸
加上家庭背景的因素,


同學們談笑的內容我幾乎都插不上嘴
因此,我非常孤單,有時功課! 不懂,


鼓起最大的勇氣問同學
人家只要有一點點不耐煩, 我就退縮,


很難過自己為什麼那麼差勁
楊士賢回想過往,覺得自己實在太傻了
因為他現在知道逃避只是浪費時間


實實在在面對問題才是解決之道
另外, 他也明白了
朋友關係是相對的
一定要先主動打開自己、關心別人
楊士賢談到這一路走來,要感謝的人太多了
尤其是國中的 國文 老師常雲惠,和同學謝志傑
有一次作文課,老師要同學們用比喻描寫自己,


 楊士賢寫道:
「我就像一粒葡萄,只有一層薄薄的皮保護著。」
常老師誇讚他能表達內在感受,


還送他一本「小王子」
那是他擁有的第一本課外書,


也是他至今最愛的一本書
這個鼓勵也讓他首次感受到自我肯定的喜悅
小王子裡面提到,小王子的朋友狐狸說,


牠喜歡看金色的麥子
因為每次看到金色麥子,


就會想起有一樣金色頭髮的朋友小王子
我明白這種友情的感覺真是幸福美好
謝志傑綽號猴子,因為生命中有了這個朋友
所以, 香蕉對我來說就不只是香蕉了
它總讓我想念起我的朋友, 和我們共有的時光
「猴子」有一次上籃球課時,故意說他不想打
陪楊士賢蹲在場外看,雖然猴子什麼也沒說
但那一刻楊士賢好感動自己終於有了一位朋友
樂觀進取的「猴子」常鼓勵楊士賢積極思考,


對他大有啟發
楊士賢說,國中時有次公民課出了一題是非題:
接近孤獨的同學是一種仁愛的表現
檢討考卷時, 有位同學舉手問老師為什麼?
楊士賢當時覺得那位同學真是太幸福了
幸福到不懂接近孤獨的同學為什麼是一種仁愛的表現
他說:「但我寧願自己是不懂這句話的人。」
楊士賢說話有一種這個年紀少見的篤實靜定
他曾怨恨自己的身世及欺負他的人
但現在他感謝斷臂讓他更容易看清人性 !
感謝窮苦讓他更禁得起磨練

同時,他了解到每個人有不同的成長環境、發展方向
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評斷別人是錯的
楊士賢希望自己是個「思想成熟深刻,


但心很「單純」的人
他把考上師大、 將來成為一個很能鼓舞學生的好老師


當成目前奮鬥的目標
至於現實生活上的種種困難,


他倒是看開了,也習慣了
唯一不放心的是


「比我聰明、健壯的弟弟卻沒繼續升學」
武陵高中的十多位老師,


每月固定捐款作他的生活學雜費基金
聽了他的故事以後,


全校同學更紛紛主動發起一項項溫馨的活動
楊士賢 說,他唯有更用功讀書,以報答武陵的恩惠
穿著武陵的黃襯衫走在街頭時
我常想要是媽媽能看到,


一定很高興、很驕傲
思念媽媽時,楊士賢仍有萬般心痛不捨
但他告訴自己不能再哭了,哭是沒有用的
只要想到媽媽曾那樣愛他、為他奉獻一生
他就永遠有勇氣抬頭挺胸向前走
想每個人都會有失意,心情低落的時候
顏回雖居陋巷, 但卻能自得其樂
日子怎麼過. 日子過得快不快樂
都在於您對自己的際遇怎麼去看,


由哪個角度去看.不是嗎?


 ~~~~~~~~~~~~~~~~~~~~~~~~~
身為一個父親 , 在欣賞這篇文章時

真的是心疼到不能抑止淚水..........
一隻勇敢揮著殘翼的小鷹

如此孤單的飛翔在舉目無親的紅塵中


~~~~~~~~~~~~~~~~~~~~~~~~~~~~~~
想必他天上的母親
正心疼地期待著孤雛的振翅高飛
一個母親最深的無奈
就是無法陪伴孩子的成長
我深切為他祈禱著
但願坎坷之後會是一條光明大道
也但願人間有著更多的溫情伴他成長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太陽下山…回頭看(/ 李家同 教授)



 


前些日子,我去了敘利亞南部,因為那裡有一個小村落,村落裡仍然講阿拉美語,這是耶穌在世時所用的語言,我相信這裡一定可以找到一些與耶穌有關的事蹟。


果真,我在一座小教堂裡發現他們的彌撒用阿拉美語。我雖然不懂阿拉美語,但我知道彌撒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我可以知道現在在念什麼經文。當神父念《天主經》的時候,我幾乎感動得流下淚來,因為我知道耶穌當年就是這樣念的。


我望彌撒的教堂非常小,石頭砌起來的,在一個偏遠的山谷裡,四周只有幾戶人家,但是他們自稱這是歷史上最古的基督教堂。這座教堂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作「小燈教堂」。為什麼叫作小燈教堂呢?神父說不出來,但是二千年來,這座教堂晚上必定點一盞燈,現在是用電燈了,過去用的是油燈,可以想見這座教堂必須有人過幾小時就要去加油,因為燈是要亮一整夜的。為什麼要整夜點一盞小燈,神父又不知道,他說這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傳統。


我在教堂裡四處張望,發現了一幅壁畫,這幅壁畫中,耶穌背著十字架往前走,有一個小男孩淚流滿面地拉著耶穌的衣服,他們好像在對話。畫下面有兩行字,我當然看不懂這些字的意義。神父替我翻譯,原來這兩行字是小男孩和耶穌的對話。


小男孩說:「耶穌不要走,你走了以後,誰會照顧我們窮小孩子?」耶穌說:「太陽下山的時候,回頭看!」


小男孩的問句,我可以明瞭,但耶穌的回答卻使我困惑不已。我當時的感覺是耶穌答非所問。


我問神父,這是什麼意思?他也不懂,但是他相信這一定是有意義的,所以這幅壁畫就永遠地被保存了下來。過幾年,他們總要修補一下。


我走出教堂,仍然想著這句話的意義。想來想去,想不通。天色已經昏暗,太陽快下山了。教堂建在一座小山上,山的一邊面對著海,一邊是一個很美,但很荒涼的山谷。我有了一個衝動,要到山頂上去看日落,因為山不高,我一下子就走到了。也看到了太陽在海平面上慢慢消失的景象,當時我忽然有點害怕,因為我發現我是在一個非常荒涼的地方,天黑了,我會不會完全迷路呢?


 


我想起了耶穌的話,「太陽下山的時候,回頭看。」我回過頭去,發現山谷中雖然沒有很多人家,但是家家戶戶都點起了燈,那所小燈教堂的燈也亮了。


我不害怕了。雖然太陽已經下山,但有這些人點燈,我就安全了。太陽將光和熱帶給了世界,但是太陽下山以後,仍然有一些小燈,用它們微弱的力量,帶給世界光和熱。


我終於懂了,耶穌在安慰這個窮小孩子,他可以放心,世界上一定會有一些善良的人,繼續做耶穌在世時所做的事:使這個世界有一些光明,有一些熱。那位壁畫中的小男孩一定也有同樣的頓悟的,雖然他是一個沒有受過什麼教育的人,但他一定做了一個好人,盡量地幫助周遭的人。他也一定四處勸告朋友,大家都要像一盞燈,無論燈光如何微弱,很多人都會靠這一盞小燈生活的。也許這一座小燈教堂就是他造的。


我離開了敘利亞,我不會忘記小燈教堂的。我們都應該扮演小燈的角色,至少要使我們周遭的人不再害怕黑暗,不再感到寒冷。


 


(本文摘錄自聯合報副刊李家同/暨南大學資工系教授)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又是十二生肖的開頭 <鼠年>   就po上來笑一笑....過年就在眼前了


祝福所有朋友們有<鼠>不完的歡樂....<鼠>不盡的財寶...


及<鼠>不盡的好人緣....... 好運到.......好開心!!


 


有一次,我有機會和歐洲貴族聚餐。


可能酒喝多了,一位德國貴族站了起來,


諷刺說 " 們中國人都是屬什麼豬啊!狗啊!老鼠啊!


不像我們,都是金牛座、獅子座、仙女座


……真不知道你們祖先怎麼想的?"


當時這些貴族聽完哈哈大笑,還互相碰杯,先前的優雅完全不見了。


 


按理說,人家在罵你祖宗了,你即使沒有話說,起碼可以掀桌子啊!


但所有人都坐著不吭聲,也可能是還沒反應過來,


我當時只好平和地告訴在場所有外賓:


"中國人的祖先是很實在的,我們十二生肖 兩兩 相對,六道輪迴,


體現了我們祖先對中國人全部的期望跟要求。


" 這時 ,現場氣氛雖然從嬉鬧轉為安靜


,但是他們臉上還是一副不屑的樣子。


                     


我說


" 第一組是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奮。


智慧和勤奮一定要緊緊結合在一起。


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奮,那就變成小聰明;而光是勤奮,不動腦筋,那就變成愚蠢。


所以這兩者一定要結合,這是我們祖先對中國人的第一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組。


        


"第二組是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謹慎。


勇猛和謹慎一定要緊緊結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所謂的膽大心細。


如果勇猛離開了謹慎,就變成了魯莽,


而你沒有勇猛,一味的謹慎,謹慎就變成膽怯。


這一組也非常重要,所以放在第二。"


 


我看著這些貴族,補上一句:


"所以當我們表現出謹慎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我們中國人沒有勇猛的一面。" " 實際上,我們祖先追求的是一種和諧的智慧和圓融, 從來不會單獨給一個要求和任務。" 看著大家陷入沉思,我繼續往下說


             


"第三組是龍和蛇。龍代表剛猛,蛇代表柔韌。


所謂剛者易折,太剛了容易折斷,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見, 所以剛柔並濟是我們歷代的祖訓。"


              


接下來是馬和羊。馬代表勇往直前,直奔目標 ,羊代表和順。


如果一個人只顧自己直奔目標,不顧周圍,必然會和周圍不斷磕碰,最後不見得能達到目標。


但是一個人如果光顧著和周圍和順,之後他連方向都沒有了,目標也失去了。 所以一往無前的秉性一定要與和順緊緊結合在一起, 這是我們祖先對中國人的第四組期望。


                     


" 再接下來是猴子和雞。猴子代表靈活,至於雞呢,


以前的年代沒有鐘,都是聽雞鳴聲決定一天的開始,所以雞定時打鳴,代表穩定。 靈活和穩定一定要緊緊結合起來。


如果你光靈活,沒有穩定,再好的政策最後也得不到收穫。 但如果說你光是穩定,一潭死水、一塊鐵板,那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了。 只有它們之間非常圓融的結合,一方面具有穩定性,保持整體的和諧和秩序, 另一方面又能不斷變通地前進,這才是最根本的要旨。


               


" 最後是狗和豬 。狗是代表忠誠,豬是代表隨和。


一個人如果太忠誠,不懂得隨和,就會排斥他人。 而反過來 ,一個人太隨和,沒有忠誠,這個人就失去原則。


所以無論是對一個民族國家的忠誠、對團隊的忠誠,還是自己理想的忠誠, 一定要與隨和緊緊結合在一起,這樣才容易真正保持內心深處的忠誠。


 


這就是我們 中國 人一直堅持的外圓內方,君子和而不同。


 


"中國人每個 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肖,有的人屬豬,有的人屬狗,這意義何在? 實際上,我們的祖先期望我們要圓融,不能偏頗,要求我們懂得到對應面切入。 比如屬豬的人能夠在他的隨和本性中,也去追求忠誠; 而屬狗的人則在忠 誠的本性中,去做到隨和。"


 


解釋完十二生肖,我說:" 不知道你們那些寶瓶座啊、射手座啊、公羊座啊, 體現了你們祖先哪些期望和要求?也希望不吝賜教。 "


 


結果呢,


這些貴族老爺們很長時間都沒說話,全場鴉雀無聲,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


最後貴族們紛紛由衷地表示對中國人和中國人的祖先非常敬佩:


" 沒有想到中國的十二生肖有這麼深刻而實在的意義。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比掌聲重要


 


朋友住院了,看他插著鼻胃管,吊著「點滴」,病奄奄的躺在床上,想他平日生龍活虎的樣子,前後判若兩人,所謂:「好漢就怕病來磨」,這回他得療養好一陣子了。其實我擔心的不只是他的健康,我更擔心的是他的未來。

朋友是位認真盡職的高階主管,很得老闆的信任與器重。同事們倒有正反兩面的評價。

持正面看法的以為;凡事有他在,一切搞定不必操心。他是資深主管,熟悉公司運作的原則,做事小心謹慎,作部屬的只要聽命行事就行了。


持反面看法的以為;他事必躬親,沒有給適度的空間讓下面的人得以發揮。而且對老闆唯命是從,從不反應實際的困難情況,不擇任何手段以達到老闆的目標為原則,加班到深夜,視休假為無物。弄得其他的人也不好意思遞假單。

這種以公司為家,夜以繼日的付出心力,任鐵打的也撐不住了。有一天在辦公室跟同事開會,事前沒有任何不適,突然覺得一陣暈眩,眼前一片漆黑,醒來發現自己在急診室裡。

剛開始住院的時候,老闆和同事還來探望,一個週末過後,探望的人逐漸變少,甚至交情深的同事,有意無意的暗示;公司的人事可能會有所調整。朋友聽了不以為意,認為自己夙夜匪懈的為公司打拼了一、二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何況平日很得老闆的肯定,多少次在公開場合誇讚自己的業績,並且表示總經理出缺,他是被考慮的人選之一。

而這次是因公而積勞成疾,上層主管應當表揚和獎勵都來不及,哪會有什麼忘恩負義的決定?即使有什麼風吹草動,也應該是更上層樓才對,所以朋友放心的繼續在醫院養病。



又過了一個週末,老闆的特助帶了一大籃水果,和人事經理笑容可掬的一同來到病房。噓寒問暖之後,特助清了清嗓門兒,誠懇的說:「郭董很關心副總的身體,交代您不必急著出院,一切費用由公司負責……」人事經理接著說:「副總的職務非常重要,董事長囑咐要王 特助接手。您調到資管部當顧問,至於薪資

朋友識趣的說:「請回去代我謝謝董事長的好意,我的病牽累大家了,出院以後我會回去辦辭職手續。」人事經理乾笑了一下:「董事長說,如果這樣的話,退休金會從優處理。」「喔!他真是周到。」朋友回答。


朋友告訴我他經過這事以後,很有所感。也將感想寫在一張張的便簽上,分送前來探望的朋友。我也不例外。


他的字不像以前那麼有力,卻仍然好看。便簽上寫著:

掌聲是別人給自己的一種肯定

健康是自己給自己的一種肯定


當掌聲與健康不可兼得的時候

寧可選健康而捨掌聲

因為掌聲會消失

而擁有了健康也同時擁有了獲得其他掌聲的機會

如果一旦失去了健康 其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斟茶緣與謝老師昆山~認識謝坤山的人,往往被他燦爛的笑容所感染,如向陽的太陽花,充滿了生命力。


 


堅忍卓絕的謝坤山

十六歲那年,謝坤山因工作時誤觸高壓電,失去了雙手、右小腿,右眼也喪失視力,左腳趾也燒壞了。在別人眼中,他變得像一個可怕的怪物。當時,他家境清寒,父母實在 無力負擔這突如其來的龐大醫藥費用,來探望的親友都傷心地搖著頭,力勸他的父母放棄他算了。但他的母親堅定地說:「不!我要請醫師全力醫治我的兒子,只要能救活他,讓他再叫我一聲媽就夠了。」

母親的眼神,在後來艱苦的日子裡,給了他努力活下去的勇氣,也賜給他第二個生命。

他堅強的毅力和勇氣,使他終於學會親自處理日常生活起居中的大小事,讓母親工作回來後,有更多的休息時間。他樂觀且從不問自己失去過什麼,只間自己還擁有什麼,認為每個人只要「盡多少本分,就能得多少本事。」

後來,他又用嘴咬筆桿,練習在紙上寫字,其間辛苦的經歷過邊寫邊流口水的窘境,以及字體歪歪扭扭,不成形樣的挫敗。可是幾年之後,他終於領略出用嘴咬筆的技巧,開始能在家中自學自畫,進入繪畫的新天地,也開啟了他人生的新契機。

民國六十九年,他得到名畫家吳炫三先生的指導興鼓勵,白天學畫,晚上讀補校,精勤地學了七年的時間,完成高中的學業。那段日子裡,他將生命的熱力發揮在畫布上,並且曾六次參加全國性比賽,雖然每次都落選了,但他仍然勇敢地一次次跟自我的創作挑戰。





生命轉折之處


十六歲是年少輕狂的青春歲月,有些許不識愁滋味的懵懂,也有更多海闊天空的翱翔壯志;然而十六歲的謝坤山已經在職場上打拼了。一場高壓電打擊的意外讓他受到重創,他失去了一個眼睛的視力,失去了萬能的雙手,也失去了能跑能跳的一條腿。


究竟生命的轉折處該是停頓,還是繼續尋找生命的出口?失去雙槳的小船,該如何划向眼前那片汪洋?



謝坤山推動著沒有槳的小船,航行於茫茫大海之中,猶如「悠游」的錦鯉,毫不畏懼環境的惡劣,憑著口中的畫筆,划出了他生命的港灣,勇敢堅韌的朝向他的理想「邁進」。


艱辛學畫 刻骨銘心

不被困境所困、積極力爭上游的謝坤山,樂觀擺脫命運的試煉,以殘存的口足繼續彩繪他的人生。


謝坤山回憶那段習畫的艱辛歷程時說,他很幸運遇到了吳炫三老師,把他帶進國立藝專,接受一連串的考驗。那時他不願放棄任何一堂學習的課程,往往早上11點出門,深夜才回到溫暖的家中。在中間的十二多小時之中,他根本沒有辦法自己上一號,就這樣忍著,憋著,最後造成血尿。面對這樣的考驗,他告訴自己,沒有任何理由與藉口去逃避,一定要找方法去面對。最後他終於克服了這項艱難的挑戰。

即使曾經在前往上課途中因車禍而摔斷義肢,也曾經因為坐公車沒座位,又沒有手可以扶欄杆,而在緊急煞車時摔個大觔斗,但這些都無法令謝坤山改變方向。


繪畫人生知多少


認識謝坤山的人,往往被他燦爛的笑容所感染,如向陽的太陽花,充滿了生命力。



謝坤山說,創作這幅畫的過程其實很辛苦。因為當他畫到上面的時候,畫筆雖然咬在嘴巴裏,但還是搆不到,所以必須踩在椅子上才能畫。待沾好顏料,爬上椅子後,畫沒幾筆,顏料用完,他又得爬下來了。下來之後,退到後面觀望,看一看那畫的感覺,再走到調色盤邊,又在那邊搖頭,然後再踩到椅子上去,然後在畫布上又再畫。如此來來回回,甚是辛苦。


「畫下面的時候,我必須把我的義肢整個脫掉,不是用坐的,就是用跪著。但是完成一幅畫,卸下重擔的感覺,好像心上石頭落了地,真的是無限的快樂,因為我讓我的魚都悠游起來了!」謝坤山說。



分享生命中的喜悅


 


名氣大噪的口足畫家謝坤山,日子雖然忙碌,但仍不忘與更多人分享自己的生命歷程,到處演講、當志工。遇到和自己一樣遭遇的朋友,便積極鼓勵他們加入口足畫會。他感謝口足畫藝協會、感謝支持這個協會的熱心人士、也感謝親友的關懷與照顧。謝坤山雖然失去了正常人所擁有的,但卻健康樂觀地挺立於人群之中,真誠地分享他生命的喜悅!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墉--不怨、不悔、不回頭 


 


 


 


故事一、

 
「過去我很愛我母親,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一個女生對我說:「我也不是不愛她,而是瞧不起她。」
我一驚:「為什麼?」
「我最近交了一個很有錢的男朋友,馬上醫學院畢業,我媽興奮得不得了,逢人就說。 
 
我氣死了,何必呢?

八字沒一撇,宣傳什麼?
 
還有一點,我看不上的,是以前我夜裡十一點回家,我媽就要罵;
 
現在不同了,十二點回家,她還嫌早,東問西問地,一副希望我再晚一點回家的樣子,說得難聽點,簡直希望我跟人家上床嘛!」
 
撇了撇嘴角:「我尤其不能忍受的,是她每一次讚賞那男生多好、多有前途,
 
一邊說她自己多笨,嫁給像我爸爸那樣的人,有時候就當著我爸爸的面罵,何必呢?」  
 
她十分氣憤地說:「有一次,我頂回去,對我媽說『媽!乾脆妳嫁給這男生好了!』」
 

 
我講她:「妳這也太沒禮貌了。」

「老師,您別以為我媽會生氣,她才沒氣呢!她還笑笑,作出一副很撒嬌噁心的樣子說:
 
「要是我再年輕二十歲啊,我就嫁!」


 


 


 



>>
故事二、

 
開同學會,我說:「某某人為什麼沒來?」「這你都不知
 
道?」一個女生說:「我來了,她就不會來。」「妳們不
 
高興?」「不高興了二十多年」。她笑笑:「都怪我給她
 
做媒,把我表哥介紹給她,我也沒非叫她嫁,是她窮追猛
 
釘,硬嫁給我表哥。」「這不是很好嗎?她該謝謝妳這位媒
 
人哪!」我說。「才不好呢!我表哥家裡窮,他剛畢業那陣
 
子,找事又不順利,後來到一個公家機關,掛名作工友,一
 
步一步混到今天。」「今天很慘!」我問。「才不慘呢!他

 
後來出去做生意,這兩年發死了。」「那麼她更該謝妳了
 
呀!」「我原來也這麼想,有一天還主動打電話給她,她居
 
然狠狠回我一句『妳不知道我恨妳嗎?介紹那個混蛋給我,
 
害我年輕時候,丟足了臉,吃足了苦。』」


 


 



 
故事三、

 
到朋友家去,看那女主人正一勺、一勺餵孩子吃飯。五、六
 
歲的男孩,皮得很,吃兩口就跑開。做媽媽的就一路追、甚
 
至追到桌子底下,把勺子伸過去餵。一邊餵、一邊喘氣,還
 
一邊不停地罵:「你啊,真是不知福,有這麼好吃的,一口
 
一口餵你,還不吃,想想你媽小時候,哪有人餵,連東西都
 
沒得吃。」她的母親正坐在旁邊,有點不高興地說:「當著
 
客人,妳說話可憑良心喲!妳沒東西吃,又怎麼長大的?還
 
長得這麼高。」女主人跪在桌子底下,回過頭:「吃泥巴長
 
大的!」又爬出來,坐在地板上,紅著臉說:「妳怎麼不想
 
想,以前每次爸爸下班,你們都先吃,讓我和妹妹在外面
 
跑,根本不管我們。等跑回家,弟弟都吃完了,也沒給我
 
們留,盤子裡是空空的,只有菜湯。」轉過身,繼續餵孩
 
子,換成溫溫柔柔的口氣,對孩子說:「還是你命好,媽媽
 
都羨慕你,要是媽能生在你這家裡,該多好!」


 


 



 
故事四、

 
在雜貨舖裡遇到個熟人,正帶著她八十歲的老母買東西。
 
「買什麼啊?」我問老太太。
 
「甭提了!」那朋友先答了
 
話:「我媽在買樂透獎的彩券。」果然就見那老太太拿著
 
筆,一格一格地圈選她要的數字。「您這麼大年歲,還想發
 
財呀?」我笑著對老太太說。
 
「誰不想發財?我當然也想發財呀!」
 
老太太轉身,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
「發財買點我愛吃的、愛穿的。」
 
她身邊的女兒很不高興地插話:「媽,您缺什麼啦?」

 
我缺!我缺錢!這輩子都缺錢。」老太太沒好氣地,
 
拿著拐杖往前走:「兒女有錢是兒女的,我窮了一輩子,
 
到老,心不甘。」
 
帶著尷尬的笑,看著那一對母女,好像還一路鬥嘴的背影,
 
也讓我想起我的母親。八十九歲了,每次提到臺北,
 
她還總是說:「真後悔,要是當年南京東路的房子不賣,
 
現在要值多少錢哪?」


 


 



 
結論: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怨,怨年輕時美麗的衣服,沒能好好
 
展示幾回,就換上了廚房的圍裙,一換幾十年。怨年輕時的
 
婀娜身材,沒在舞池上走過幾步,就走進一個男人的懷裡,
 
為他生一堆兒女,變成了水桶腰。怨少年時的夢想,先被聯
 
考給殺掉了半邊,又被婚姻殺掉了半邊,到老來,有了錢、
 
有了閒,卻沒了夢。

 
只是,每個人不是都這樣活過來了嗎?
 
曾經愛過、恨過、擁抱過、掙扎過,從蹲在地上煽火、
 
點煤球爐子,到今天用瓦斯、電爐、微波爐和烤箱。
 
艱苦的歲月,隨著經濟的起飛,而沉在時代的深處,
 
何不讓那深處的記憶,就這樣淡淡遠去?
 
看著心愛的孩子,能在自己打拼之後,不再過辛苦的日子,
 
何不好好感恩?

 
人生是一條不歸路,走上去,就回不了頭。
 
過了就過了,成了就成了,做了已經做了,錯了已經錯了。

 
這是我們的生命,何必怨?何必悔?何必回頭?

 
不怨、不悔、不回頭 ~ 人生的每一步若懂得珍視~
  ~
其實都是最美好的時光!! ^^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想要過A級人生,事業有成薪水頂尖,卻犧牲掉其他全部人生,




還是想過 B級人生,寧可降格賺次級收入,卻能享受精采人生? 




這取決於你如何衡量「人生投資報酬率」。




 




若是成績單上出現B ,大部分人聯想到的,絕對不是「Better」,而是「Bad」。




 




B這個字母,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次等」的表現,每個人都奮力想達到A




甚至A+,彷彿若不能達到 A的成績,就是不夠努力與稱職。




但人生凡事都追求A,一定能獲得滿足感嗎?




 




享受生命的充實感





最近「 B級人生」的話題,在日本引起不少討論。起因於經濟專家森永卓郎,把人生分成三級:




A級人生是「有錢沒閒」;




B級人生的「錢少一點,但是有閒」,可算是「有錢有閒」。




至於 C級人生則是經濟困窘,可能是「有閒沒錢」(如失業者)




也可能「沒錢沒閒」 ( 如底層勞動者)




森永卓郎認為,B級人生是最有滿足感的生活。




若每天工作10幾小時,犧牲家庭與休閒,不惜一切代價追求 A級人生,




即使賺到A級財富,沒時間享受也是枉費。




B級雖然收入次一等,但還是能維持在一定生活水準之上,




反而因為付出較少的代價,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享受生命的充實感,所以整體生活絕不輸A級。




因此,森永卓郎特別強調「B is Beautiful」,認為「B is Bett er Than A 」。




 




精算人生投資報酬率




B級人生這種價值觀的出現,有其社會淵源。




作家劉黎兒指出,日本經過長年經濟不景氣,




原本「1億國民都是中產階級」的社會,已經不再回頭,




轉成「 1%超級精英+99%平庸上班族」的結構,




除了極少數A+超級精英之外,




99%工作者的薪水都在遞減,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




在這種社會結構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正比例關係被打破,




打拚不再保證出頭天,「努力必有回報」也成為一種欺瞞的說法。




因此,許多日本上班族,開始思考「人生投資報酬率」的問題。




當付出無法獲得回報,他們不想再無條件賣命給公司,




寧可將更多時間用來享受家庭生活,或是經營個人興趣休閒。




 




B級上班族雖不是高薪族,但還是有一定生活水準,也還買得起車子等用品。




比起將人生全部送給公司的 A+超級精英,誰的人生比較划算,答案不言可喻。




 




贏了事業,輸了人生





有人用古瑪雅文化的活人獻祭,來形容追求A級人生的工作者。




瑪雅皇宮貴族居住的中心地帶都有一個球場,凡是贏得球賽的人,




就會被當作被神所選中的神聖的人,由祭司血祭給神;




而贏家被砍頭祭給神明,被看成是件很光榮的事。




超級精英不惜一切贏得 A級人生,就好像在瑪雅球賽最後贏得勝利的人,




所換到的不過是過勞死。





根據統計,日本每年死於心臟病的 21萬人,




至少有20%是肇因於過勞,其中多半是中壯年上班族。




追求 A級人生本身沒錯,




只是若只把人生當成是一場競技,就算贏得了勝利,




卻輸掉了身體、輸掉家庭、也輸掉人生,這樣划算嗎?




 




事業高度Vs.生命廣度




 




但追求B級人生,是否太消極呢?




 




一位在媒體任職的 劉 小姐認為,B級人生重視「人生投資報酬率」,




從追求工作表現的「高度」,轉為追求人生多采多姿的「廣度」,




這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與人生是否積極進取無關。




 




她以研究所成績為例,一般研究生表現普普大約有85分,




稍微認真一點有86分,一定要表現很亮眼才能拿到 90分。




她自己每天不眠不休,念完所有原文papers才得到 89分,




但其實只要稍微多花點心力念書,已經可以得到86分。




為了多得那3分, 劉 小姐捨棄了社團活動與假日休閒。




「一學期 120天,每天多念3小時書, 360小時只換來3分,




想想真是划不來;若是拿360小時做其他有意義的事,




人生想必更精采。」




 




小姐認為,不論是課業或工作,都適用8020 法則,




亦即80%的成績,來自於20%的付出。




假設你有 100小時,只要花20小時做A工作,就能拿到 80分,




剩下的80小時,你有兩種選擇:




1精益求精在 A工作下苦工,最後拿到滿分100分;




2去做BCDE四件工作,每件工作投注20小時,各拿到 80分,最後總分是5×80400 分。




 




哪一種時間運用方式,投資報酬率較高,可帶給你更大的滿足感?




這就是B級人生所要思考的問題。




 




從連續2年蟬聯年終獎金第一名的理財專員工作引退,




寧可在銀行櫃台當一般行員的 安 小姐,就是選擇 B級人生的例子。




 




工作樂趣蕩然無存




 




大學畢業後, 安 小姐就在老字號的三商銀擔任臨櫃行員,




辦理一般存款工作,5 年前銀行民營化,




她在組織重整後,被調到貴賓理財部門。




剛轉換跑道時,她相當滿意理專的生活,「可以說是虛榮吧!」




小姐說,這幾年理專儼然是當紅炸子雞,




金控為訓練理專「伺候」金字塔頂端客層,安排許多繽紛的課程,




小姐轉跑道第一年學到很多新鮮事,




包括高爾夫、品酒品茗、藝術鑑賞、插花、命理星座等。




課程的多采多姿,讓她學到許多人際應對技巧,




而且第一年就考上多張證照,還幸運地拉到幾位「 VIP大戶」(資產超過 300萬元)




使她從工作中獲得不少成就感。




 




每想到,第一年的一帆風順後,銀行開始調 高安 小姐的績效指標。




「公司把我的業務目標訂得『比山高比海深』,高不可攀的業績壓力,




令我深感挫折,工作樂趣也蕩然無存。」




小姐說,當時每天加班到晚上 10點是常態,甚至周末假日也不得閒。




「我不怕累,但我最怕客戶賠錢。如何在業績與顧客權益取得一個平衡點,令我飽受煎熬」 安 小姐說。




小姐去年決心向公司遞出辭呈,但公司基於愛才,強力慰留她當銀行行員。




 




人生,要學習「減法」




揮別年薪百萬的工作, 安 小姐沒有後悔。




她說,人生前半段的職涯規畫,是一種「加法選擇」,




所以擔任理專時,她不斷尋求各種可能性,為自己的職涯資本增值,




包括薪水、職位等等。現在她則把人生當成「減法選擇」。




她說,減法管理其實非常簡單︰在人生諸多追求的目標中,




如金錢、地位、家庭、愛情、享受生活等等,




一項一項刪除不是最重要的東西,最終留下 一兩 項,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標。




 




33歲的李勇毅過去一直是個眾人稱羨的電子新貴。




擔任晶片設計研發工程師期間,




李勇毅形容說,自己每天至少12小時和電腦相親相愛,




忙碌一天後,再也提不起力氣做任何事,下班就直接打道回府,




頂多倒在沙發前看電視,洗個澡,睡個覺,又是另一天的開始。




他表示,大部分工程師的生活乏善可陳,




根本沒時間參加聯誼活動結識異性,所以曠男怨女一堆。




「工程師最大的座右銘就是努力工作、趕快賺錢、盡快退休。」




 




再見!電子新貴




 




剛開始李勇毅也是抱著這種看法,但3年前他找到人生摯愛的伴侶,




婚後生活有了重心,他開始無法忍受一天工作12 小時的生活。




4月結婚、 5月就決定考公職、7月如願考上高考第一志願電力工程,




分發到民航局上班。」




從電子新貴到小公務員,李勇毅的薪水足足縮水一半,但他毫不後悔。




「以前我用時間換金錢,現在我用金錢買時間,把過去加班的時間,




用來享受天倫之樂。




 




作家吳淡如說,「賺錢也賺到人生,才是最大幸福的人。」




人生和金錢的關係有四種可能狀況:




賺錢也賺到人生、




不賺錢卻賺到人生、




賺錢卻賠上人生、




不賺錢也賠上人生。




前兩者都是成功者,後兩者則為失敗者。




賺錢也賺到人生,其實就是B級人生的真義,




擁有一定水準的金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人生的贏家。




 




( 本文由《Career職場情報誌》提供)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1.
你可將它傳揚出去或傳播一些積極的信息
>
> 2.
或者你根本不去理會它,就像你無動於衷一樣。
>
>
買不到的禮物
>
>
微笑,出自內心的,為周圍的人。
>
>
問候,不是應酬的,為認識的人。
>
>
聆聽,不帶批評的,為與你談話的人。
>
>
鼓勵,加油打氣的,為不敢走下去的人。
>
>
感謝,非習慣性的,為共事的人。
>
>
祝福,溫馨馨虔敬的,為遠方的友人。
>
>
反省,謙虛自持的,日常的言行思慮。
>
>
節省,大大方方的,為不必要的面子。
>
>
犧牲,甘心情願的,為更高的價值。
>
>
包容,心平氣和,為令人生厭的事物。
>
>
寬恕,帶著諒解的,為有意無意的傷害。
>
>
祈禱,全心投入的,為小我、為大我。
>
>
讚美,全心全意的,為一切生命的存有。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出版界首度集合亞洲地區三位頂尖作者派翠克.潘(台


灣)、流川美加(日本)、蔡虹(中國)共同創作《 35歲前要做


33件事》,三位作者利用 MSN 頻繁交換不同意見,編著成這


本具有亞洲觀點的巨著,未來全球的焦點將以亞洲為中心,而這


本以亞洲人觀點為出發的作品,將更能滿足現在台灣讀者的需


求。

·  「今天不做,明天就要後悔!」

倘若不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遺憾,請在 35歲做好本書為您列


33件事!  
 
·  35 歲前要做的33件事》詳列您在 35歲以前一定要做到的 33


件事,並以三個步驟來區分:第一步建立開闊的人生格局、第二


步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清單」、第三步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摺。

·  35 歲前要做的33 件事》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做個「快樂的


人」,詳細列舉了35 歲前要做的 33件事。有了這份清單,讓您可


以輕鬆汲取台灣、日本、中國成功人士的生命智慧,把握人生可


能與應有的生命方向。  
 
·  35 歲前要做的33 件事》,不只寫給還未到35 歲的人閱讀,


更是寫給現在是 35歲或已過 35歲的人,一同檢審生命將有或未


來的路程上,還能有的變化與方向。
 
第一步建立開闊的人生格局
·


  1 件事:確立鮮明的個人風格


王國維先生說:「詞以境界為上」。同理,人以風格鮮明為佳。


鮮明的個人風格會自動抹掉不利的細節。要建立鮮明的個人風


格,可以利用行銷人常用到的 4P


1. Product 產品 2. Price 價格 3. Place 通路  4.


Promotion 宣傳。
 
·  2 件事:永遠心向陽光的生活態度


在晦暗不明的黃昏,誰都曾有過頹廢的想法吧!人生其實有很多


轉折。說不定轉個彎,下一處就有什麼驚喜。
 
·  3 件事:重新定義「中年」


「人生三十才開始」這句話己經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徹底瓦解,有


許多人到了五十歲,才找到了人生的新希望!二十歲沒有實現的


夢想,可以到三十歲去做,或者留到四十歲也無妨。現在五十歲


以前都還是青年人呢!
 
·  4 件事:得到「心靈復原力」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心靈復原力」強弱,比教育、經驗、培訓、


人脈等因素更能決定他的成敗!
 
·  5 件事:簡約生活


只有一隻皮箱,就可以隨時出發,往世界的盡頭飛去。不要去積


攢那些零碎而無用的家私。傳奇總是沒有年齡、過去、和地域的


特徵
 
·  6 件事:懷抱一個偉大的夢想,緊抓現實的當下


人類因有夢想而偉大,今日人類的文化與文明發展,都是來自無


數夢想與理念實現的累積。
 
·  7 件事:養成每天讀取新聞的好習慣


世界正以光速向前發展。不關心世界變化的人,恐怕也不真正關


心自己將去向何方。
 
·  8 件事: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熬夜工作或娛樂,現在常常被形容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言下


之意似乎是只有小公務員、小老百姓才會按時上下班,買菜做


飯,過著乏味的生活。這是絕對錯誤的導向!
 
·  9 件事:制定自己的 keep fit計畫


訓練自己體態的輕盈、肢體的柔軟,吃「悅性食物」。你應該像


天地間一棵秀麗而挺拔的樹,擁有一種源自內心的力量。
 
·  10 件事:擁有謙沖致和的態度


畢身致力於兩岸和平的已故辜振甫老先生,柔軟的身段包裝著強


大的使命感,而他一生奉行的成功格言就是「謙沖致和」。
 
·  11 件事:一定要擁有一次人生的大挫折


無論感情、親情、事業、財務或工作,要相信挫折不是被命運


KO ,完全擊敗。而是OK ,爬起來重新再來,愈挫愈勇。
 
·  12 件事:豐富自身內涵


受歡迎的人總是有健談的口才及多才多藝。準備兩個「保留節


目」,豐富自身國學基礎 , 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13 件事:每週三次整理( 反省) 自身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一位偉大的君子,每天都會利用各


種時間反省自己當下在身語意上所犯的錯,及可能傷害到別人的


地方,使自己的德行日臻圓融,智慧日益增長。


身處在如此紊亂環境的我們,又該如何去增益自己為人處世的智


慧呢?
 
第二步建立自已的「人生目標清單」


·  14 件事:定下人生的目標清單


人生就好像是一場旅行:各處到了一到,看到不同的風景;出發


的時候你有同伴,中間可能又換了另外的同伴,路上一定會遇到


不同的人;有時候你還會停下來,告訴別人你的故事。
 
·  15 件事:對世界懷抱一個希望


這個世界上讓人憂慮的事情太多。即使盡一己之力對於解決問題


毫無裨益,但仍應該懷抱希望。就像全球最大非營利企業「慈


濟」的開端,只是來自証嚴法師的一個慈悲的「念頭」。
 
·  16 件事:產生令自己有價值的獨門創意


世界每天都在變,產業脈動在變、經濟趨勢在變,連自然災難型


式都不斷在變。怎麼在自己生命黃金時期,產生領先甚至超越善


變世局的自我核心價值,其祕密就在能否找到或產生屬於自己的


獨門創意。
 
·  17 件事:考幾張證照


未來台灣將會邁向以証照取勝的社會,在你去求職時,除了你的


畢業証書之外,多幾張技能檢定的合格證書或執照,絕對會讓你


在找工作時如魚得水。 
 
·  18 件事:至少進一次大公司


所謂大公司並不是指規模大的公司,而是指各行各業中口碑和風


評領先的公司,大公司不一定好,但卻是 35 歲以前累積工作資歷


的重要方法。
 
·  19 件事:為事業而不是為工作奔波


許多人往往在生命的黃金時期為工作、公司或看不見的股票,每


天工作超時,體力透支。賺到名片上好看的頭銜、薪資條上的滿


足。在老闆大力呼籲投資大戶買進該公司的股票,甚至尾牙請來


大明星、送出豪華跑車時,這些在工作上打拼的員工卻同時賣掉


了他們的肝臟、心臟、脾、肺、腎等器官的健康,也失去了與家


人、朋友相處的時間。請為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而不是讓自己


被工作奴役了。
 
·  20 件事:搞定外語


35歲前搞定外語,不是不可能,只要用對方法就成。國際溝通語


言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會講英語是基本的生存核心價值,千萬不


要ㄧ拖再拖,或是還要等一個決心,那你就輸了。 


 
·  21 件事:保持不間斷的學習律動


台灣的民眾在眾多新聞台與口水節目的「幫助」下,已經越來越


膚淺了,每天的資訊管道大部份透過十指 ( 上網)和姆指 (看電


),亂七八的資訊,夾雜著置入性行銷塞爆價的大腦,弱化你的


知識水準與心智年齡,怎麼辦?


動起來,讓自己重新開始不斷學習,並且維持學習的律動,高人


一等,不難。
 
·  22 件事:擁有屬於自己的金錢規劃


「一個人一生要花多少錢?」這是所有人都感興趣的好話題。最


近有人把這個數字計算了出來,說在台北這樣的城市,一對夫婦


一生的金錢消耗是七千萬元。聽起來有點嚇人吧,而這個數字只


能滿足基本的小康生活。
 
·  23 件事:離群索居十天、一個月


從少年到成年,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父親牽著女兒的手鄭重地


交到老公的手裏,一直被穩妥地保護著的感覺的確很好。可是沒


有什麼事情是不用付出代價的。你必須一直與人分享浴室、房間


的格調、甚至心情 —— 心中莫名鬱悶的時候也不得不費力解釋或


者強顏歡笑,以免最親愛的人為你擔心。 
 
·  24 件事:背著背包去走走


大部份的人喜歡跟團出國旅遊但是,跟團其實對 35歲的人是很笨


的旅行方式,甚至去的地方不外是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美其名


是出國,其實只是搭飛機去另一個地方,住五星級飯店,買一些


阿里山,懇丁,甚至九份都買得到的東西罷了。


要旅行就背著背包,一個人或三五好友,脫離自己的文化圈,去


體會不同的文化和生活。
 
·  25 件事:培養一種自己獨享的趣味


偉大的靈魂也曾隱藏在平凡瑣碎的生活當中。作曲家亞歷山大.


伯羅丁在譜寫《伊戈爾王子》的時候,他正在聖彼德堡的軍事醫


學院中當化學教授; T.S.愛略特寫出《荒原》的時候還是一個銀


行官員,他著裝得體,每天 935 上班,下午 535 下班,每四


週有一個星期六加班,與其他人一樣。


一天約有八小時人人都在工作,可是八小時以外的時間當你充分


地享受個人愛好和趣味,也許最會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你。 
 
·  26 件事: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節奏


天氣狀況及植物的種類、一個城市的人文特質、工作的時間等都


可能牽動到個人的情緒,最好讓自己生活在「習慣」的舒適環境


中。
 
·  27 件事:擁有一個自己的角落


忙忙碌碌的人生當中,總要偶爾抽出一點時間來,躲在自己的角


落裏,稍稍地享受一下。
 
·  28 件事:做一次義工


利用幾個月或者一年,不計利害或得失,在另一種勞碌中,體會


到心靈的單純與充實。
 
·  29 件事:見一個「夢中人」


你有想見到的人嗎?也許是偶像,或者是某個對你有特殊意義的


普通人,這就像有人將去巴黎作為人生目標之一一樣,是一個帶


有浪漫色彩的計畫。
  
第三步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摺


·  30 件事:只需和少數人保持和諧關係


有一句話這麼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所以許多人會在已


然筋疲力盡的下班之後,努力再撲向一個又一個飯局,在假日裏


參加張三李四邀約的聚會,或者怕錯過了認識大人物的機會。因


此不免會陷入複雜的關係泥潭,忙碌不堪,心靈也不堪其擾。和


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應酬不但身體疲累;而且和太多的人交際會大


大增加焦慮感和壓力。
 
·  31 件事:真的可以說不


如果你渴望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你真的得學會溫和而堅定地說


「不」。
 
·  32 件事:對父母許諾必不可少


也許 35歲之前你真的幫不了父母什麼忙,那麼更要善於給他們許


諾。有許諾也足夠讓他們幸福的了。 
 
·  33 件事:結交幾個知己


我想如果我說每個人都應該交一個知己,大概沒有人會反對吧。


已故的武俠小說家古龍說:「朋友就是不分尊卑貴賤、職業高低


的,朋友就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在天寒地凍的時候,想起來心中


含有一絲絲暖意的人。」



 


 

斟茶緣茶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